1.其他综合收益属于什么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根据各该项目是否能在以后会计期间重分类进损益而分为两类: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等情况。
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新30号准则列举了按照权益法核算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等五种情况。
扩展资料
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当在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增列“每股收益”项目。企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除应当按照上述做法进行调整以外。
还应当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除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列报需要做上述调整以外,企业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其他综合收益
2.其他综合收益到底在哪个会计科目?
现在已经作为一级科目核算。
具体如下。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级科目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情况,进行了科目转换,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3.其他综合收益属于什么类别的会计科目呢?不属于损益类吗? 爱问知识
其他综合收益不是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简称OCI)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一)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
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二是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这里需区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三是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
四是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增加或减少。五是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针对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所得税影响。其他。
如:(1)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 (2)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
(二)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一是所有者资本投入导致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加。包括控股股东捐赠视为资本投入而确认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增加。
二是当期实现净利润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分配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减少。三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四是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子公司除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投资单位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如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产生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而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变动。
五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确认成本费用时相应增加“其他资本公积”,以及在行权日减少“其他资本公积”和确认的“资本溢价”导致的资本公积的变动。六是减资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包括:收购本公司股份、库存股的转让和注销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 七是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导致所有者权益项目“专项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所以不属于当期损益。
4.其他综合收益到底是不是会计科目
现在已经作为一级科目核算。
具体如下。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级科目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情况,进行了科目转换,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5.其他综合收益属于什么类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是2015年新增的一项会计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定义是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均能反映,它反映的主要是非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进入其他综合收益体现的是谨慎性,这是由时间累计而得来的价值增值。
扩展资料:
根据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司发生一项特殊业务,资产增加,负债不变没有关系,故只能增加所有者权益。
非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在以下两种结果下,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2、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支(科目),会影响到公司的净利润,净利润会影响到留存收益。
举例两种情景: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自用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贷:固定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
参考资料:
其他综合收益_百度百科
6.什么是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简称OCI)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这是一个由新会计准则中新设定的科目,替代以前“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用途。
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当在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增列“每股收益”项目。企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除应当按照上述做法进行调整以外,还应当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除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列报需要做上述调整以外,企业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7.其他综合收益是什么意思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扩展资料:
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企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除应当按照上述做法进行调整以外,还应当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除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列报需要做上述调整以外,企业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其他综合收益
8.其他综合收益属于当期损益吗
其他综合收益不属于当期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有
1:自有固定资产转投资性房地产,并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要是高于转换日账面价值部分,记其他综合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要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性工具减值后如果价值回升,不能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走其他综合收益
3:外币报表折算汇兑损益记其他综合收益
4:重新对受益计划进行精算的变动记其他综合收益(这一条考试很少涉及,我不太确定原文怎么说的啦)
扩展资料:
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简称OCI)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这是一个由新会计准则中新设定的科目,替代以前"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用途。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综合收益
9.其他综合收益到底在哪个会计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因被投资单位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导致的权益变动,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的该部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2.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对于发生的汇兑损失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发生的汇兑收益,作相反会计分录。
(3)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①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摊余成本,该项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的,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仍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入当期损益。
②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或借方)
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
③按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将相关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
(4)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①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投资方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减少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②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5)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①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开发产品等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
②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因转换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应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6)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直接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7)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按照外币折算的要求,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的当期,将已列入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经营相关部分,自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 益。如果是部分处置境外经营,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财会知识网 » 其他综合收益是个会计科目